在13日举办的中英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比较研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房地产市场巨擘王石承认,“楼市拐点确实已经出现了”,这一表态与广州、深圳等地的房价环比微降相,让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房价拐点理论与拐点心态,具体表现为购房者观望色彩浓厚,房地产商则在商量对策,加速楼盘销售回收现金流。对于万科这样的大开发商而言,不仅没有进入寒冬,反而迎来了兼并收购的春天。
今年房地产是个过山车的行情,从年初年中的大涨到年末的缩量滞涨,与之伴随的是房地产政策的越来越明确,从行政垄断下的市场主导转向民生保障为重,这不仅是今年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更是十多年来房地产主导政策的180度大拐弯。
基于以下理由,中国房地产不可能出现类似于香港98年之后的房价急挫。首先,房地产市场的紧地根政策没有改变,从国土资源部一连串对违规违法用地占地的查处,以及国务院喊停小产权房来看,中央保障18亿亩耕地的决心绝不会动摇,同时土地的现行制度也不会动摇,这就表明支撑房价的最大支柱仍然屹立不倒;其次,人民币明年以较大幅度升值是可以预期的事,住房、能源等作为最大的人民币资产,其价值仍然存在,不然洛克菲勒基金等不会继续投入中国房地产行业,美国铁狮门房地产公司投资考察团也在中国来回考察寻觅商机;第三,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方兴未艾,远未结束;第四,打压房价主要目的是降低通胀预期、加快房地产市场的并购,只要这一目的达到,房地产市场进入良性循环,打压过程即告结束。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的一句话是房地产市场的点题之语,他认为,房价会稳定在合理区间内,“国家对房产市场调控的结果,在于使房价的增长速度放慢,使房价实现平稳增长,即便是出现小幅波动,也不会招致“泡沫”一下子破裂,整个房市的价格不会出现急剧下滑,或者活生生地一下子实现‘硬着陆’”。这相当于为房地产市场定了一个性,也为市场各方定下了一个房地产市场预期的准确基调。
在此预期下,房地产市场会有一个缓慢而渐进的长期改变。
从明年开始,保障性住房大量出笼,廉租房与限价房占比约70%,这就决定了从房地产宏观数据上看,不可能再出现类似于今年这样一两个月核心城区房价涨50%的暴涨局面,与此同时,只占30%权重的商品房市场价格会彻底放开,形成房地产财富的小型循环圈,政府、开发商与投资者在30%的范围内争夺溢价。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