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制度边缘化
截至2011年底,这张“定期存折”的存款余额已经超过2.1万亿元。更可怕的是,在通胀压力下,这张 “定期存折”上沉睡的巨额资金还在时刻贬值。
覆盖面严重缩水、资产福利严重贬值,住房公积金在支取难的同时,也同时抛给其管理者——各地方公积金管理中心一个难题,那就是住房公积金制度、职能的日益边缘化。
1998年至今,在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的第二阶段,政策层将公积金的使用,开始从支持住房建设转变到支持个人住房消费。
按照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总经济师崔国盛的观点,发展到今天,由于相当部分没有买房能力的中低收入职工家庭,不能通过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也享受不到公积金个贷的支持。当年制定的制度早已失去了本有的功能性。
“1998年对住房问题的认识是有欠缺的,把住房的商品性看得太重,过度依靠市场配置住房资源,没有看清住房的保障性功能。公积金制度完全被住房市场化‘捆绑’,产生了‘穷帮富’的怪象,这与制度的初始目的是相悖的。”崔国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已经到了重要的历史关头,迫切需要重新定位与改革。
“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如何盘活巨额的沉睡资金。”前述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人士坦言。
此言非虚。在全国公积金沉睡超2.1万亿元的大背景下,各地方的新增缴存余额与贷出余额的比例也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去年福建省公积金新增217亿元,全年发放贷款105亿元,个贷使用率66%。“这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各地情况并不均衡,在部分中西部地区,使用率仅三四成。”前述公积金管理中心人士进一步说道。
而对于盘活的途径,成都公积金管理中心人士则表示,目前主要是增加个贷、购买国债、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支取需求,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值。”为了改变过去只求保值的消极观点,该人士称今年该中心将对各方面投资进行更科学的配比。
其他地方也在进行一些管理上的突破。湖北省住建厅日前公布了2012年度住房公积金归集和使用计划,其中今年将新增个人住房贷款99亿元,以支持职工个人改善居住条件。此外,福建省三明市还决定自3月1日起,全面提高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