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服务是服务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和改进住房公积金服务已成为当前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工作重点,而服务的改进和提升最终需要依靠“人”来实现。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人员队伍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编内人员(习惯称为“正式工”),二是聘用人员(习惯称为“聘用工”),三是临时工。其中聘用人员在住房公积金队伍中占了很大比例,在有些单位的比例甚至达到50%左右,也就是说,聘用人员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住房公积金管理单位的服务质量,甚至影响到政府服务窗口的形象及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一、当前住房公积金聘用人员存在影响服务质量的主要问题
住房公积金管理单位聘用人员的服务质量总体上是好的,因为他们一旦出了问题,就有被提前解聘的危险,因此他们的服务认真程度,在某种程度要比在编人员还要强。但从深层来看,确实存在着种种潜在影响因素。单从人事管理的角度看,主要在于:
(一)流动性大。队伍的稳定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先决条件。但目前聘用人员的稳定性与服务工作的特性要求相差较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聘用人员招聘阶段,没有设置公开统一标准,招录随意性很大,使得聘用人员的年龄、学历、专业技能等参差不齐,影响了队伍稳定;二是在制度保障方面,用人单位没有建立一视同仁的工资、培训、学习、休假、医疗等制度,与聘用人员的劳动合同签订年限过短,基本上是一年一签,聘用人员很多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三是在福利待遇方面,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个别单位为逃避用人成本违背国家法律法规自行其是,该享受的福利得不到落实,导致聘用人员待遇不公正长期存在,但这种不公平情况的长期存在,难免使聘用人员产生不平衡甚至逆反心理,给服务质量的提升带来隐患。
(二)归属感弱。归属感是提升服务质量的责任基础。归属感指是指聘用人员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工作单位产生了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价值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这些感觉最终内化为聘用人员的归属感。归属感一旦形成后,将会使聘用人员产生内心自我约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调动聘用人员自身的内部驱动力而形成自我激励,最终产生投桃报李的效应。在现实体制下,由于聘用人员的身份属于“聘用”,有的单位领导及编内人员从灵魂深处对他们持有一定的“临时感”和“歧视感”,使他们无法跨越三个不平等的鸿沟:一是劳动关系的稳定性、长期性得不到制度保障;二是没有享受到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机制,自我价值难以得到实现;三是心理感受存在沉重的自卑感,难以铸就成就感。这些问题导致他们对单位的归属感普遍较弱,这就使提升服务质量缺乏足够的内在活力。
二、调动聘用人员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性应做好的主要工作
调动员工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性是任何服务单位的核心和永恒主题。对此国内外众多专家都有许多论述,相关著作也是浩如烟海。但这些论述归纳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合理的薪酬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切实的情感关怀。公积金管理单位要调动聘用人员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性,也应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具体说来要做好5项工作。
(一)教育引导聘用人员消除临时观念。当前,在我们的聘用人员队伍中,绝大部分同志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能够立足本职,踏实工作,勤奋敬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少数同志存在理论素养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等现象。因此,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加大教育引导力度。“临时工”并不是一个规范的说法,随着劳动用工人事制度的改革,企事业中目前这种固有的模式最终会打破,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聘用的员工要消除临时观念,树立长久稳定的工作意识。既然进了公积金管理大门,就是公积金管理人,就要为公积金管理的发展出谋划策,出力流汗,尽心尽责。聘用人员还要认识到,工作岗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阵地,无论干任何工作,只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成绩,才能把实现人生价值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同时,单位党组织要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员工的头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加强行业改革形势教育,使员工明确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新阶段中的新任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突出荣辱观教育,帮助员工知荣辱、辨是非,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员工的法制观念,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深入进行奉献精神教育,激发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勤奋扎实工作的政治热情。
(二)不断完善聘用人员的稳定机制。聘用人员稳定性不高不仅造成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用人成本增加,同时由于同一岗位人员流动频繁,需要经常性重新磨合,服务质量的稳定性也会大受影响。提高聘用人员的稳定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一是严格遵循公开招聘规定,把好人才“进口”关。设置统一人才标准,公开公正公平透明招聘;二是制定统一规范的用人制度,通过规范聘用条件、聘用程序、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工资福利、劳动纪律职务晋升等条款,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住房公积金业务岗位要求和聘用人员的适应过程、成长速度,将首次签订聘用合同聘期设置为3年,试用期3个月;三是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切实保障聘用人员的合法权益。在假期、体检疗养、外出考察、学习培训等方面按照同工同酬的规定给予与在编人员相同的福利待遇及保障;四是建立工资增长激励机制。根据聘用人员的工作年限、职称晋升、学历提升和工作业绩适当调整工资,设立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建立聘用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把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工作作风等作为考评指标,考评结果与工资挂钩,鼓励他们爱岗敬业,为创造一流的服务水平多作贡献。
(三)努力提高聘用人员的业务技能。加强对聘用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适时激发学习斗志和工作激情,不仅能帮助聘用人员实现自我价值,而且能推动住房公积金事业的长足发展。一是建立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针对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实际,采用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从思想政治、业务技能、廉洁自律等方面加强对聘用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聘用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二是建立良性竞争机制,畅通相应的晋升渠道,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定期开展岗位练兵和岗位比武,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在竞争中提升技能,提高水平;三是老聘用人员利用自身经验优势,加强对聘用人员“传、帮、带”。老聘用人员在工作中应不吝赐教,耐心细致地指导聘用人员,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聘用人员在工作中更应主动加强沟通、虚心请教、学以致用,学习老同志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娴熟的服务技能,在实践中快速提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